一、沼水蛙与沼蛙有区别吗?
沼蛙 别 称 沼水蛙、沼蛙、贡德氏蛙、清水蛤、水狗、长养拐 垦地和阔叶林为主要的栖息地。尤其在水田、池畔、溪流以及排水不良之低地。白天隐伏在草丛洞穴中或石缝中,偶尔亦可见其停栖在近水边有阴影的石头上,夜间外出觅食。
沼水蛙为大型蛙类,身体粗壮, 80~100mm。头部平扁,头长大于头宽,吻端尖圆。上下唇皆白色,额腺明显白色两个。鼓膜大而明显,周围白色。背侧褶连续而粗大,位眼後至大腿上方。身体背面为黄褐色、灰褐色或暗褐色,腹面淡褐色,喉胸部密布淡黑色之斑纹。身体侧面由眼鼻线沿背侧褶至鼠蹊部有一条黑褐色的纵带。
所以说沼水蛙就是沼蛙
二、沼蛙吃什么?
它属于水栖蛙类,常生活于丘陵地带海拔900米以下的水田、沟渠、水库、池塘、沼泽地等处,以及附近的草丛中。白天多藏匿于深浅、大小不一的各种石洞和泥洞中,仅将头部伸出洞口,如有食物活动,则迅速捕食之,若遇敌害则隐入洞中。雄性还占有一定的领域,即使在密度较大的地方彼此间也有10米以上的距离。当它们发现其他同类在领域中活动时,便很快跳过去将入侵者赶走。
虎纹蛙的食物种类很多,其中主要以鞘翅目昆虫为食,约占食物量的36%,其他包括半翅目、鳞翅目、双翅目、膜翅目、同翅目的昆虫、蜘蛛、蚯蚓、多足类、虾、蟹、泥鳅,以及动物尸体等。令人难以致信的是它还吃泽蛙、黑斑蛙等蛙类和小家鼠,而且它们在虎纹蛙的食物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。看来它不仅长了一身虎纹,也的确是蛙类中名不虚传的“猛虎”。
由于眼睛的结构,一般蛙类只能看到运动的物体,故只能捕食活动的食物。但虎纹蛙与一般蛙类不同,不仅能捕食活动的食物,而且可以直接发现和摄取静止的食物,如死鱼、死螺等有泥腥味的水生生物的尸体。它对静止食物的选择不但凭借视觉,而且还凭借嗅觉和味觉。虎纹蛙主要在晚上出来活动和觅食,白天较少。它的舌根生在下颌前端,舌尖分叉,捕食时粘滑的舌头迅速翻转,射出口外将昆虫捕获,卷入口中。它还有另一种与其他蛙类不同的捕食方式,当发现猎物时,便向猎物跳过去,举头后仰并张开下颌,迅速伸出舌头一挥,扫出一个180度的弧线,在完成摆动前就准确地触到猎物,这个长而柔软的舌头便会将其包住,接着迅速地缩回舌头,把猎物带进口中,再吞到胃里,这个过程只需一瞬间即可完成。此外,还具有在浅水区域捕获水中昆虫、鱼类等的能力,这时它用下颌捕捉猎物,用嘴咬住之后吞食。
虎纹蛙是冷血的变温动物,没有恒定的体温,不仅体温低,而且常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。在阴雨天温度下降较多时,它会暂时停止摄食活动,生长速度变慢甚至停止。它以冬眠的方式渡过寒冷的冬天,在进入冬眠前,往往有一个积极取食的越冬前期,此时它大量地捕食,为越冬贮存养料。
三、沼蛙广东叫法?
青昂,沼水蛙。
沼水蛙, 蛙科水蛙属,国家三级保护动物。主要分布云南,贵州,河南,安徽,江苏,浙江,江西,湖北,湖南,福建,台湾,广东,海南,广西等地。
识别特征:
形较大,体长71mm左右。头部较扁平,头长大于头宽;眼间距与上眼险几等宽,幢孔横椭圆形,鼓膜圆而显,约为眼径的4/5。
皮肤光滑,背侧褶显著,但不宽厚,从眼后直达腾部;无颞褶,体侧皮肤有小疣粒;胫部背面有细肤棱;整个腹面皮肤光滑,仅雄性咽侧外声囊部位呈皱褶状。
指端钝圆,无腹侧沟;后肢较长,胫跗关 节前伸达鼻眼之间,胫长略超过体长之半,左右眼部相重叠;趾端钝圆有腹侧沟;除第四趾膜达远端关节下瘤外,其余各趾具全蹼;外侧蹠间蹼达蹠基部。
背部棕色或棕黄色,沿背侧褶下缘有黑纵纹,体侧、前肢前后和后肢内外侧有不规则黑斑;颌腺没黄色;后肢背面有深色横纹或不明显。
雄性肱腺呈肾形,有1对咽侧下外声囊,体背侧有雄性线。
四、沼蛙有毒吗?
没毒。
沼蛙是无尾目蛙科水蛙属的两栖动物。垦地和阔叶林为主要的栖息地。尤其在水田、池畔、溪流以及排水不良之低地。白天隐伏在草丛洞穴中或石缝中,偶尔亦可见其停栖在近水边有阴影的石头上。夜间外出觅食。
该蛙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香港等地,生活在海拔11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区。多栖息于稻田、池塘或水坑内,常隐蔽在水生植物丛间、土洞或杂草中。
五、沼水蛙有毒吗?
没毒。
沼蛙是无尾目蛙科水蛙属的两栖动物。垦地和阔叶林为主要的栖息地。尤其在水田、池畔、溪流以及排水不良之低地。白天隐伏在草丛洞穴中或石缝中,偶尔亦可见其停栖在近水边有阴影的石头上。夜间外出觅食。
该蛙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香港等地,生活在海拔11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区。多栖息于稻田、池塘或水坑内,常隐蔽在水生植物丛间、土洞或杂草中。
六、沼蛙可以养吗?
可以大量养殖,垦地和阔叶林为沼蛙主要的栖息地。尤其在水田、池畔、溪流以及排水不良之低地。
白天隐伏在草丛洞穴中或石缝中,偶而亦可见其停栖在近水边有阴影的石头上。夜间外出觅食。繁殖季节时雄蛙往往停在水草面上鸣叫求偶,鸣声低沉而大,在白天亦往往可以听到其特殊的鸣叫声。叫声类似小狗叫声“汪,汪”,性喜成群出现。繁殖季节春、夏季,卵产在不流动的水域中,卵粒小,成一大片飘在水面上,或者粘在水草间。
蝌蚪身体略扁,全长约5cm,眼在两侧,尾细长而弱,体灰绿色有细麻点,尾部棕色,有深浅相间的云斑。分布于中国中南部各省、台湾、海南岛和香港。在台湾常见于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农田、池塘,全省都有分布,北部数量较多,中南部较少。数量普遍,由于体形大目前供人食用和生物实验,但由于滥捕捉,数量已大量减少。
七、沼蛙和青蛙区别?
沼蛙是无尾目蛙科水蛙属的两栖动物。垦地和阔叶林为主要的栖息地。尤其在水田、池畔、溪流以及排水不良之低地。白天隐伏在草丛洞穴中或石缝中,偶尔亦可见其停栖在近水边有阴影的石头上。夜间外出觅食
青蛙属于脊索动物门、两栖纲、无尾目、蛙科的两栖类动物,成体无尾,卵产于水中,体外受精,孵化成蝌蚪,用鳃呼吸,经过变异,成体主要用肺呼吸,兼用皮肤呼吸。上颌有齿,一般有犁骨齿。肩带固胸型,椎体参差型,荐椎横突柱状;指趾末端二骨节间没有间介软骨。鼓膜明显隐于皮下,皮肤光滑或有疣粒。舌一般长椭圆形,后端大多具缺刻。
八、沼蛙和竹叶臭蛙的区别?
1、科属不同:沼蛙属于叉舌蛙科虎纹蛙属,而竹叶臭蛙属于蛙科侧褶蛙属,两者不同科不同属。
2、体型不同:沼蛙的体型略小于竹叶臭蛙,成年雄性沼蛙体长62毫米,雌蛙74毫米。而竹叶臭蛙雄蛙长66-98毫米,雌蛙87-121毫米。
3、外形不同:竹叶臭蛙背面黄绿棕色,有不规则斑纹。沼蛙背面黄绿、灰绿或深绿,有黑斑。
九、沼水蛙有人养吗?
有的。
青蛙养殖通常是指沼水蛙,主要生活在海拔11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或丘陵山区。成年青蛙大多生活在稻田、池塘和水坑中,常隐藏在杂草丛和水生植物丛中。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同翅目、鳞翅目昆虫和幼虫,如臭虫、蜗牛和鼹鼠。雄蛙的叫声是单音节,叫声很大。通常,两只雄蛙在鸣叫时相互呼应。
1.头部扁平,体型大窄,鼻孔接近吻端,吻长略尖,吻棱明显。
2.眼睛大,上眼睑宽度几乎等于眼间距和鼓膜,鼓膜圆而明显。犁骨齿两斜,从内鼻孔内前缘开始。舌头大,后端深。
3.背部皮肤光滑,背部褶皱直而明显,从眼睛后面直接到胯部。背部颜色多为浅棕色和灰棕色,少数个体背部有黑斑。
4.体侧皮肤有小痣粒,肛后和股内痣粒密集,胫骨背面有细小的皮肤边缘。除雄蛙咽侧外声囊外,其余部位光滑。
5.前臂和手长不到体长的1/2,脚趾长,末端钝圆,不膨胀,腹侧无沟。三个长椭圆形的掌突相互分离。
6.后肢和脚趾较长,脚趾钝圆,腹侧有沟。内跖突椭圆,外跖突圆但不明显,有两个褶皱。
十、沼水蛙营养价值?
沼水蛙(也叫泥蛙)是一种常见的蛙类,其肉质细嫩,营养丰富,是许多人的美食之一。以下是沼水蛙的营养价值:
1. 蛋白质含量高:沼水蛙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6-18%,是一种理想的蛋白质来源。
2. 脂肪含量较低:沼水蛙的脂肪含量较低,热量也相对较低,是一种健康的食品。
3. 富含优质胶原蛋白:沼水蛙肉富含优质的胶原蛋白,有助于滋润肌肤,增强骨骼和关节的健康。
4. 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:沼水蛙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,如钾、镁、铁、锌、维生素B1、B2、B6等,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健康。
需要注意的是,食用沼水蛙也需注意食物安全,因为蛙类容易积累污染物、寄生虫、细菌等,所以选择优质、新鲜的沼水蛙,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烹饪,以保证食品安全。同时,也建议合理控制食用量,尽量不要大量食用,避免引起身体不适。